“飄飄然”不是爛醉如泥,而是酒至微醺,身心輕盈,話語溫柔。如同春日的柳絮浮在暖風(fēng)里,既不失清醒,又多了幾分自在。
與親友小酌,酒是氣氛的催化劑——內(nèi)向者能多聊幾句,外向者也不至于喋喋不休。酒至半酣,其樂融融,這才是飲酒的真趣。
蔡瀾用十個(gè)“不”,精準(zhǔn)勾勒出酒桌上的修養(yǎng):“不追酒、不頭暈、不作嘔、不擾人、不喧嘩、不強(qiáng)人喝酒、不干杯、不猜枚、不卡拉OK、不重復(fù)話題。”
這“十不”如同一面鏡子,照出酒桌百態(tài)。
“不強(qiáng)人喝酒”最見人情冷暖。酒局上常見勸酒者步步緊逼,被勸者如坐針氈,這哪里是飲酒?分明是“刑場”。
“不重復(fù)話題”更是職場酒局通病——有人三杯下肚,車轱轆話來回說,旁人只能苦笑附和。
真正的酒品,是給彼此留三分體面,七分自在。